learning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一種原因不明、慢性進展、纖維化間質性肺炎,中位生存期2-5年,五年存活率<20%,目前尚無有效藥物治療,疾病預后較差。因此,如何有效治療本病、延緩疾病的進展、探討呼吸康復技術治療IPF已成為熱點,被越來越多的臨床醫生所關注。2011年美國胸科學會(ATS)、歐洲呼吸學會(ERS)等共同制定IPF診治指南,推薦肺康復治療用于IPF疾病之中。
心肺康復運動訓練,是呼吸康復的核心內容,通過合理的康復運動訓練,能明顯改善患者的運動耐力及活動能力,并能使肺功能相對長時間維持在較好水平。
因此,本文旨在通過研究心肺康復運動訓練前后的IPF患者肺功能指標、6分鐘步行實驗及ATAQ-IPF評分的變化,從而觀察患者肺功能、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現如下報告 。
引用文獻
一、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確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IPF)中度患者(FVC%predI>50%,DLCO%predI>30%)30例,均符合IPF指南的診斷及分組標準。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將人選慢阻肺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n=15和實驗組n=15。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入院時肺功能指標(FVC%預計值、TLC%預計值、DLCO%預計值)、6MWT及ATAQ-IPF評分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排除嚴重心衰、肺心病 、肺動脈高壓、急性心梗、近期腦梗、腦出血 、嚴重高血壓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 ,認知障礙及精神異常,及其他影響運動訓練(尤其下肢功能障礙)的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受試者均被告知實驗目的及相關風險,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二、方法對照組給予潑尼松、硫唑嘌呤為基礎的抗炎治療方案J,氧療(鼻導管,氧流量24升/min),必要時給予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12周規律心肺康復運動訓練。本實驗采用意大利COSMED公司生產的2900型心肺運動試驗(CPET)測試儀,訓練前后,由專人對其患者進行心肺功能評估。
三、觀察指標:肺功能指標,6MWD,ATAQ-IPF評分等重要指標對比。結果顯示患者在肺功能、運動耐力、生活質量和6MWT、ATAQ-INF評分值與肺功能參數值相關性分析等方面均有顯著性變化及相關性,各參數值詳見表1、表2、表3(本文圖表略),與國外報道相類似。
結論:在IPF患者疾病早期,應用心肺康復運動訓練,能提高肺功能,同時也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運動耐力及生活質量。
*文獻來源自網絡,侵刪
工作站
●配置升降結構,根據需求調整高度
●臺面ABS工程材料
●顯示導軌立柱,升降輕巧便捷
●醫療專用靜音輪
●配置高清顯示器,清晰顯示數據
●承載監測訓練軟件,處理相關數據
●實時監控數據,及時反饋
上肢功率車 Y-C1
●車身上部角度可調
立式功率車 Y-C2
●把手位置調整:可手動調節
臥式功率車 Y-C3
●適用人群:肥胖、行動不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