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
老年肌少癥是一種以骨骼肌質量和力量進行性和全身性喪失為特征的老年綜合征,增加了老年人的衰弱、致殘和死亡等風險,進而提高老年人再次入院率,延長患者住院時間,最終給個人、家庭及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有研究顯示,在中國養老院老年肌少癥發病率為31.4%~38.3%;在285名西班牙老年人中,有118名患者(41.4%)是肌少癥,其中32名患者(27%)為中度肌少癥;78名患者(66%)為重度肌少癥;女性96名(81.4%),男性22名(18.6%);在100名德國老年人中肌少癥42%。
由此可見,肌少癥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積極尋求防治老年肌少癥的方法是當下老年醫學的研究重點。全身振動訓練(whole-body vibration training,WBVT) 作為物理治療領域一種新的干預手段,逐漸應用于老年人群的增齡性疾病中。
WBVT在老年人中的應用近年來,國內多個臨床研究已表明WBVT訓練可有效改善老年人下肢肌力和運動功能、平衡功能、骨密度從而預防跌倒,提高生活質量。在老年康復治療中的價值正逐漸被國內外研究者重視。
有學者對44名代謝綜合征老年人進行5-14Hz振動訓練,干預1min休息1min,干預10次后肌力和平衡均得到改善。Mason對平均年齡為(50.2±6.9)歲多發性硬化癥患者進行3次/周,5~8min/次 , 15~20Hz,2.6~6.1mm的交替全身振動,8周后患者的步行、平衡能力和生活質量均得到提高。
此外,有學者對平均年齡為82歲的老年肌少癥患者進行12Hz、3mm振動干預,每次60s,休息30s,重復10次的12周WBVT訓練,發現骨骼肌質量指數、身體素質顯著提高,生活質量有所提高。
應用建議
Application suggestion
1
低頻優先:通過閱讀文獻發現高頻與低頻均有改善效果,但老年人群多種器官均已衰退,并伴有各種慢性病,尤其對于一些高齡老年人,高頻率振動可能導致心臟難以承受。在實踐中應用應考慮受試者綜合情況,低頻優先,循序漸進,有利于老年人耐受,不易刺激炎癥反應。
2
負荷遞增:逐漸根據受試者的耐受性可以考慮進行性增加負荷,比如增加訓練時間和頻率等。
3
屈曲優先:膝關節屈曲更易耐受且易提高疼痛敏感度,尤其對有膝關節炎的老年人,減輕炎癥刺激,不易造成膝過伸。已有研究表明:膝關節屈曲 45°-60°可以有效地刺激肌肉。
4
適宜時間:振動姿勢可能影響振動時間,膝關節屈曲下振動難以維持較長時間。坐姿下振動可以適當增加振動時間。由于個體間差異導致干預時間無法完全固定,但是時間較長,老年人可能難以耐受易導致排斥訓練,對預期效果有影響。最終希望以最少的時間保證最優的效果,提高老年人訓練積極性,使WBVT應用更有價值。
Y-V2 振動訓練儀--一體式
訓練時間段,效率高,扶手高度可調節,頁面操作簡單。
Y-V3 振動訓練儀--分離式
獨立控制裝置,更加寬大的振動平面弧形安全扶手,可滿足不同身高的患者需求。
Y-V4 振動訓練儀--起立床式
系統配有遙控器,可以遙控調節振動儀的振動頻率,調節起立床的傾斜角度(0-90度)。兩側安全扶手確保訓練安全有效,遠程遙控器,使用便利。
產后振動康復訓練系統
1.信息管理
軟件可針對患者的個人信息進行錄入保存,建立個人檔案,同時針對患者進行運動處方設定
2.患者個人運動處方建立
方案庫具備多種訓練方案,用戶可以從方案庫中自由組合訓練方案,建立屬于用戶個人的訓練方案
3.患者訓練
患者在訓練過程中有視頻動畫、語音提示、文字描述、多維度指導,引導用戶標準的完成動作訓練
4.報告打印
訓練完成后,用戶可根據需求,打印相關報告
成人振動教練系統
1.強大的動作指導庫
系統中含有百余種指導動作,并根據主要振動部位進行動作劃分,方便用戶快速準確的找到相關的訓練動作。
2.多維度動作指導
在訓練界面下有詳細的語音動作描述、動作步驟文字描述、有視頻動畫演示,多維度,多方位圖體動作要點,使用戶的訓練動作盡可能的標準。
3.訓練過程,參數可調
用戶在訓練過程中,可對頻率等參數進行調整,也可隨時停止訓練,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
兒童振動教練系統
分離式振動訓練儀能更好的為患者提供安全的訓練和治療,同時也更便于醫生操作
獨立控制裝置,更加寬大的振動平面弧形安全扶手,可滿足不同身高的患者需求,內含多種動作指導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