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
引用文獻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就診的124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及隨訪信息,其中男70例,女54例,年齡47-82歲,平均(62.18±2.08)歲;病程1-24年,平均(8.02±0.94)年;合并高血壓病42例,糖尿病22例,吸煙62例,飲酒46例。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第4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冠心病診斷標準;②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住院治療指征;③患者及家屬均知曉本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④患者均完成了臨床治療及出院后隨訪。
排除標準:①冠心病急性發作期患者;②合并嚴重腦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患者;③失訪或資料不準確者。
將124例患者根據冠心病康復護理方案分為對照組58例和觀察組66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康復護理干預,參照《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2016年)》指導患者正確服用藥物,同時進行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導。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系統性心肺康復護理干預,具體包括運動訓練和呼
吸訓練的護理干預。①運動訓練:護理人員為患者制訂個性化的運動方案,運動種類、運動時間及運動量必須合理,患者能夠耐受,且要循序漸進地完成,運動過程中以微汗可耐受狀態為最佳,忌大量過度運動。運動前準備:充分熱身5-10min后可進行運動。②運動種類、運動時間、時間段及頻率: 患者可進行腳踏式功率自行車(10-15 min為最佳)和簡易器械(12-15min為最佳)鍛煉,最佳時間段為10:00-11:00或16:00-18:00,每次合計運動時間以0.5h最為適宜,每周運動次數不少于3次,共進行4周的運動訓練干預。③訓練中注意事項:對于年齡≤60歲的患者,運動過程中心率以130次/min為最高上限。對于>60歲的患者,年齡每增高1歲,運動過程中心率應下降10次/min。④訓練后注意事項:運動結束后,建議患者緩慢倒踩腳踏車5min以放松肌肉。
本研究結果顯示,進行系統性心肺康復訓練護理干預對患者的心肺功能、運動耐力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均顯著優于進行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P<0.01),提示系統性心肺康復護理干預的優勢更顯著。
*文獻來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