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
引用文獻
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間本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
納入標準:冠心病規范治療者;其他基礎疾病有效控制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者;近期或擇期手術者;治療依從性較差者;未進行耐受運動測試者;中途脫落者;嚴重凝血功能障礙者等。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常規組和心肺康復組各10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常規組根據冠心病病情采取常規治療,包括抗凝治療,心功能監測等。
心肺康復組在常規組基礎上增加心肺康復治療,患者心肺康復治療方案制定后,明確患者的運動強度,初始訓練強度為CPET測試結果的60%。2-4周后提升至85%-100%,也可按照5%的幅度逐漸增加運動強度,逐漸達到最大強度,患者康復治療期間,監測其心率變化和肺功能情況,根據患者耐受情況,及時調整運動強度,運動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宜,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切不可貪大,貪快。
每次運動時間20-60min,最高不超過60min/次,初始運動時間為20min/次。隨后以5min為一個單位,逐漸增加運動時間。根據患者運動強度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以散步,快走,慢跑為主,同時可增加功率自行車,抗阻訓練等,每次運動時,若同時進行兩種康復治療,則需要適當進行休息,時間5-10min。患者心肺康復治療頻率為每周3次,持續治療6個月以上。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心肺康復組的SV(搏出量),CO(心輸出量),EF(射血分數)水平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心肺康復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此外,心肺康復組治療3個月后和6個月后的GQOLI-74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表明心肺康復治療快速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心肺康復治療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預后。
*文獻來源自網絡,侵刪